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谁的青春不迷茫,谁的成长不受伤,痛苦是常有的,遗憾是常见的。有的人,于平凡中含着伤痛;有的人,于痛苦中带着微笑。为什么面对同样的人生起伏,不同的人会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呢?除了自身经历以及环境之外,其实基因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基因决定你是否乐观
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上的研究表明,人体内一种名为“5—HTT”的基因与情绪密切相关。这种基因变体的不同长短组合,能影响生活快乐程度。研究者通过让97名被试者观看带有正面、中性、负面三类信息的图片,发现5—HTT基因有3种变体。基因变体较长的人明显更具备抗拒负面信息的能力,而另两种较短的变体会增大抑郁和自杀危险。
我们知道,5—HTT基因通过激素作用于人体,是决定血清素对大脑作用的重要因素。血清素是一种在神经细胞间传递化学信号的激素,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很多抗抑郁药的作用原理正是建立在调节血清素水平的基础上来发挥作用的。这一结论,也得到了另一项发表于2011年的研究的支持。这项研究发现,5—HTT较长等位基因的确是更多出现在快乐人群。
这些实验虽然表明基因决定我们是否乐观,但和我们的性格等特征一样,成长环境、文化、教育、经历都会对看问题的角度产生影响。心态只是其一,行动则能扭转不良心态所带来的影响——悲观的人如能很好排解压力,那么无论你是觉得杯子里“只有半杯水”或是“还有半杯水”,都不会对生活和健康造成太大影响。
女性比男性离快乐更近
有人说,女性比男性更快乐,这还真有科学依据。2012年的一项研究称,一种名为MAOA的基因能调节人大脑内分解多巴胺和其他神经传导物质的酶的活性,低表达型的MAOA基因可以提高单胺水平,使脑中这些神经传导物质的数量更多,有助于振奋心情。拥有低表达型MAOA基因的女性,一般比其他人更快乐。但男性即使拥有MAOA基因,也不会显得比其他人更快乐。研究人员怀疑可能是男性的睾酮激素,抑制了MAOA基因的积极作用。
神奇的是,在之前的研究中,MAOA基因被认为容易导致酗酒、攻击性和反社会行为,这是第一次发现这种基因的积极作用。
孤独悲观的人更容易患病
研究者对一些志愿者进行长期的跟踪研究,分析血液中的免疫系统细胞的基因活动。在比较了2.2万组基因后,发现孤独感最强者的209组基因显示出异常,且大部分似乎与人体对组织损伤的基本免疫反应有关。而有意思的是,除此组异常基因外,其他2万多个基因均与人体辨出需清除细菌和受损细胞“标签”的抗体产生有关。
人是社会性动物,之前已经有研究证实,自认为孤独或缺乏社会关爱支持的人,更容易过早死亡或患上一些诸如传染病、高血压、失眠、癌症等疾病。保持适当的社交活动,多与朋友亲近,也是保持健康的方法之一。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美国人奥利弗·史密斯说,拥有“快乐基因”是科学家成功的秘诀之一。这里的快乐基因,指的当然是一种乐天派的心态。因为你不会知道,下一个来敲门的,是失败还是成功。